top of page

李在明政府:反歧视法“以后再说”

  • lgbtnewskorea
  • 8月19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人权再度被搁置,李在明政府下的反歧视法依然遥遥无期

  • 汉语翻译:Van

  • 汉语译文编辑与修正:-

  • 韩语原文:레이

  • 韩语原文编辑与修正:Miguel

  • Web/SNS 发布: Miguel

  • 卡片新闻设计: 가리


《反歧视法》旨在禁止各个领域的歧视行为,有效救济歧视造成的损害,实现真正的平等。但其中是否将"性取向"和"性别认同"列为禁止歧视的理由,始终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,政界也随之附和,使得相关议题始终难以进入真正的公共讨论程序。


对于性少数群体而言,《反歧视法》提供的不仅仅是“法律保护”,更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权。在现实中,许多人因在职场被强行出柜而被解雇,却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。这部法律,是性少数者以“人”的身份享有基本尊严与平等的最低安全保障。然而,尽管社会上已有不少推动努力,《反歧视法》仍迟迟无法立法通过。

 

全面反歧视法制定讨论,18年原地踏步

在韩国,关于制定《全面反歧视法》的讨论至今已拖延长达 18 年,始终未有实质进展。早在 2007年,法务部首次发布反歧视法案的立法预告时,保守派基督教团体便因法案中包含“性倾向”等表述而强烈反对。随后,删除包含“性倾向”在内共七项歧视事由的修正版法案被重新提交,但这一做法也引来市民社会的批评,认为政府是在迎合既得利益者,选择性地决定哪些歧视应被禁止。该法案最终在强烈的社会反对声中被废除。

 

此后,几乎每届国会都有推动该法案立法的尝试,但始终未能成功。

 

2020 年 4 月,在第 21 届国会选举中,共同民主党、正义党等进步阵营大获全胜,由此为《全面反歧视法》的再推动带来了转机。正义党议员张惠英等十人重新提交了该法案,随后,民主党议员李相珉、朴柱民、权仁淑等人也相继以代表发起人身份提案。同年 6 月,关于制定反歧视法的国民同意请愿获得超过 10 万人联署,依法被自动提交至国会法制司法委员会。在韩国,根据《国会法》规定,任何国民都可以通过在线系统向国会提交请愿。按照2020年当时的标准,达到10万人以上签名的请愿,国会有义务进行审议。然而,相关法案一直搁置在法制司法委员会未能通过,如今直到第22届国会开院,仍然是一项"未完成的课题"。


相关法案内容详见: https://equalityact.kr/equalityact-bill/  (各版本法案虽均规定将“性倾向”“性别认同”等纳入歧视事由并加以规制,但在歧视类型的数量、适用范围,以及申诉人救济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。)


2021年6月10日,在首尔汝矣岛国会前举行的要求制定反歧视法第9次周四行动"就是现在"活动中,民主社会律师协会成员们正在发表演讲。(来源:韩民族日报)
2021年6月10日,在首尔汝矣岛国会前举行的要求制定反歧视法第9次周四行动"就是现在"活动中,民主社会律师协会成员们正在发表演讲。(来源:韩民族日报)

张惠英议员提案说明YouTube视频

在反歧视法制定停滞不前的这18年里,包括性少数群体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痛苦始终被忽视。


2025年大选辩论中,反歧视法争议再起

《反歧视法》在 2025 年总统大选中依然是备受关注的争议议题。5 月 18 日,在由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电视辩论中,民主劳动党候选人权英国指出,“制定《反歧视法》是 20和30 世代年轻人最强烈的诉求之一”,并直接向候选人李在明提问“是否同意制定《反歧视法》?” 李在明则表示:“歧视如果是由特定因素造成,任由其持续当然并不妥当”,但随后补充道,“虽然方向是对的,但现在很难立刻推进”,再次展现出保留态度。



对此,权英国候选人当即反驳道:“这真的是所谓的‘社会共识’问题吗?我认为这是一个政治决断的问题。” 他直指《反歧视法》在持续18年的"社会共识"框架下不断被推迟的现实。即便是在总统选举中,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主要候选人依然未能明确表态支持,也再次反映出性少数人权在韩国政治中依旧被边缘化的现状。


观看李在明候选人与权英国候选人的辩论视频

李在明政府下,《反歧视法》依旧被搁置为“以后再说”

当选总统后,李在明提名国会议员金民锡为国务总理候选人。作为基督徒的金敏锡,在 6 月 17 日与外国媒体记者的座谈会上,重申了对《反歧视法》的一贯立场,称“需要更多社会层面的对话”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他还表示,宗教人士因担心《反歧视法》会惩罚他们的信仰表达而强烈反对。这一说法,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该法案明显误解的基础之上。


国务总理候选人金民锡于2025年6月17日出席外国记者座谈会并回答提问。(来源:韩民族21)
国务总理候选人金民锡于2025年6月17日出席外国记者座谈会并回答提问。(来源:韩民族21)

事实上,截至目前已提出的 11 个版本的《反歧视法》草案中,从未包含对歧视行为本身进行刑事处罚的条款。唯一涉及刑事处罚的部分,仅适用于在受害者提出申诉后,施以报复性不利对待的情况;仅仅因为发表歧视性言论,并不会受到刑事追责。正义党前议员张惠英指出:“将建立在虚假信息上的焦虑夸大,抬高成一种‘捍卫宪法本质的声音’,是错误的。”她强调:“作为现任多选议员、总理候选人,职责应是澄清这些虚假信息、缓解社会焦虑,而不是利用自己手中的麦克风去为这些错误观念辩护、甚至扩散它们。”


早在 2023 年 11 月,金民锡候选人在基督教团体“私立学校法人宣教网络”主办的活动上就曾表示:“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同性恋,人类将无法延续。”他还说:“因此这个问题不是改变立场就能接受的议题,也不属于什么相对主义或普遍价值的范畴。” 这番言论当时也引发了不少批评。


这不仅是国务总理候选人的问题,李在明总统本人对《反歧视法》的态度也始终显得消极。 7 月 3 日,在就任 30 天之际,李在明总统在青瓦台迎宾馆举行记者会。面对有记者提问其是否有推动《反歧视法》的计划,他回应道:“处理事情要有轻重缓急,我的立场是,先把更重、更急的事情做好。”他补充说:“民生和经济更加迫在眉睫。” 李在明还表示,“如果是像这样容易引发社会冲突的议题,最好进行充分的社会讨论”,“由国会来处理会更合适。” 他再度展现出回避保留的态度。


对此,由 48 个市民社会团体组成的韩国性少数群体人权联盟“彩虹行动”发表声明,强烈批评李在明的发言是“将人权置于民生之外的与时代脱节的错误认知”。他们表示,虽然“认同总统所提‘当前经济与民生议题紧迫’的判断”,但也强调,“抵抗歧视、守护弱势群体的生命,同样是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”。


李在明总统提出,“如果可以,希望能将韩国全民的问题与特定地区的问题一并讨论,并尝试提出可行的替代方案”,并以此为理念展开实践,通过市政厅会议等形式持续推进与民众的沟通。然而,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歧视问题,以及制定作为实现人权普遍价值代表性议题的《反歧视法》,正是刻不容缓的“全民议题”。现在是在《反歧视法》制定上,展现"实用政府"姿态的关键时刻,是时候真正做到重实践不空谈、提方案不回避。






  • 汉语翻译:Van

  • 汉语译文编辑与修正:-

  • 韩语原文:레이

  • 韩语原文编辑与修正:Miguel

  • Web/SNS 发布: Miguel

  • 卡片新闻设计: 가리
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